燊海井新闻

《旅游法》简析

时间:2020-11-09     来源:燊海井    点击: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经2013年4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号公布。《旅游法》分10章112条,自2013年10月 1日起施行。

《旅游法》的颁布,是中国旅游人30多年的期盼,是全国旅游业6000万人的心愿,更是人民群众生活权利的保障和权益的保护。《旅游法》有利于行业整体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使消费者的旅行体验和旅游质量得到保障。旅游法从国家层面来立法,以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为宗旨,明确各方权利、责任,旅游者和经营者的维权、政府部门的监管执法都将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中国旅游业将进入依法治理、依法维权的新时代。

1、《旅游法》立法目的是什么?

《旅游法》第一条规定: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旅游法》将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放在立法目的的第一位,体现了该法对明确旅游行业经营规范,切实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的高度重视。

2、旅游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旅游法》适用的地域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活动。既包括我国公民在境内的旅游活动和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旅游活动,也包括我国境内赴境外的团队旅游活动。《旅游法》规定,从事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以及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都适用本法。因此,从适用主体来说,凡从事上述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应遵守本法。

 旅游涉及面很广,包含了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因此《旅游法》对适用的行为范围规定得较为宽泛,不仅包括狭义的旅游活动,凡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其他行业的经营活动也应纳入本法调整范围。《旅游法》规范的重点是团队旅游活动。个体旅游者参加的自助游、自驾游等旅游活动,更多地可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取得保护。

3、旅游者受尊重权包括哪些内容?

《旅游法》第十条规定,旅游者的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当得到尊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旅游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都有权参与与自身行为能力和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旅游活动。来自各民族、各地区的旅游者要互相尊重、和睦相处。有的旅游者会有一些特别的膳食要求和宗教习惯,旅行期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地予以安排,不得歧视和妄加议论。因此,该规定有三个含义:

旅游经营者要保障旅游者,旅游者之间要相互保障,当地居民也要保障旅游者。

4、旅游者知情权包括哪些内容?

《旅游法》规定,旅游者有权知悉其购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具体包括:

第一,旅游者有权要求宣传信息真实。旅游经营者在各类宣传资料中提供的行程安排、价格等旅游产品的主要要素必须真实准确,对旅游中存在的风险必须予以充分提示,不得做虚假宣传,不得误导、诱骗旅游者购买其旅游产品和服务。

第二,旅游者有权知悉旅游经营者作为合同一方的真实情况。在包价旅游合同中,负责签约的旅行社如将接待业务委托给其他旅行社履行的,应当载明接待社的名称及相关信息。

第三,旅游者有权获知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真实详情。举凡旅游行程、具体项目安排、酒店等级、交通工具种类和级别等信息,旅游者均有权向旅游经营者详细了解。

 

 

地址:

四川省自贡市大高路社区大街262号

咨询电话:

0813-5106214

关注官方微信

自贡市燊海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15022774号-1

技术支持:四川百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